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增塑剂是一种增加产品塑化效果、减少生产成本的产品添加剂,而决定其增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增塑剂的相容性,相容性越好,增塑同时降成本的效果越好,那如何判断增塑剂的相容性呢?影响增塑剂相容性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下面奥西小编就为大家做详细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增塑剂的相容性
增塑剂的相容性是指增塑剂与树脂相互混合时的溶解能力。如果二者之间相容性不好,增塑剂就会从制品中析出,因此说,相容性是增塑剂基本要求之一。按照“相似相容”的原则,极性相同的溶剂可以良好地互溶,聚合物和增塑剂的体系也一样,极性大的溶剂,其分子间力也大,蒸发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从溶解度参数和介电常数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判断增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对于PVC,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在8.4~11.4之间,同时,介电常数约在4~8之间时,该增塑剂与PVC是相容的。
判断增塑剂相容性的方法
判断增塑剂的相容性,较常用的是流延法或混炼塑化法。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流延法,具体过程如下:
准备浓度为5gPVC/100ml的环己酮,加入不同量的增塑剂,搅拌溶解后,在玻璃板延成一定厚度的薄膜,待干后,将薄膜放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观察其有无增塑剂析出现象,以求得增塑剂对100份PVC树脂的相容极限上限。
对于配方设计者来说,一方面查阅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同时也要用流延法加以验证,这样才能正确选择和用好增塑剂。
增塑剂相容性的影响因素
1、极性影响
由于结构基本上类似的树脂和增塑剂,其相容性良好,因此,对于极性大的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酰胺等树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磺酰胺等作为增塑剂,其相容性是良好的。
烷基碳原子数为4~10的邻苯二甲酸酯主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良好。如果烷基碳原子数进一步增加,则其相容性急速下降,因此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烷基碳原子数都不超过13个。其他像环氧化合物、脂肪族二元酸酯、聚酯和氯化石蜡等辅助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较差。
2、其他影响
(1)PVC聚合度越高,与增塑剂相容性越差;
(2)增塑剂本身不稳定,在加工时发生氧化裂解,会导致相容性降低;
(3)增塑剂与PVC中的HC1或其他组份发生交联,相容性下降;
(4)PVC配方中存在着矿物油之类润滑剂,会影响与增塑剂的相容性;
(5)在加工中工艺条件控制不好,增塑剂在PVC中溶胀不好,也会造成析出现象。
关于如何判断增塑剂的相容性,以上就是奥西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洛阳奥西塑料助剂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生产环保型增塑剂的化工企业,产品主要包括对苯类以及氯化石蜡等不含标准禁止物质的通用增塑剂,具有增塑效率高、相容性好等优点,如有需要可以在我们的网站留言,或者拨打客服电话进行详细咨询。